智汀国际 | 景德镇丙丁柴窑:至极至简

2019-06-13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建筑全貌 摄影:姚力


设计单位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址 江西景德镇
用地面积 180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8年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丙丁柴窑鸟瞰 摄影:姚力


浮梁曾是景德镇管辖地,被称作瓷都之源,高岭古矿遗址也是国际陶瓷文化圣地。丙丁柴窑位于浮梁县前程村,距景德镇市区不到一小时车程,基地四面环山,竹林环绕,有溪水从基地中间流过,环境清幽。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正入口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正入口局部 摄影:姚力


景德镇柴窑因其以马尾松为燃料得名,是当地流传近两千年烧瓷传统的行业象征。柴窑又称作景德镇窑或镇窑,如同任何历经千年积淀的传统手工艺,正遭遇现代技术和新的烧制方式的冲击。作为传统制瓷工艺,柴窑由于对林木资源的消耗和烧制效果难以把控等特性,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更由于煤、天然气燃料等工业化技术的普遍采用,及环保要求的限制,现正面临消亡的威胁。目前景德镇蛋形柴窑挛窑技术的传承人只剩70多岁的余和柱先生和他带的三、四个徒弟。(注:挛窑指砌窑和补窑。)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景德镇目前唯一的柴窑挛窑传人余和柱师傅


相对于大规模气窑产品,柴窑烧制成本高、火候难把握、成品率低,但柴窑烧制的瓷器胎骨细腻油润,釉色温润肥厚,色泽含而不露。据说用永和宣的丰收碗会有喝茶清香、喝酒不醉、喝咖啡醇厚的感觉。像柴窑这些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的传统手工技艺,或许将很快湮灭在人类历史长河之中。

“瓷器之成,窑火是魂。”业主黄女士给柴窑取名丙丁,丙火阳盛,似太阳光芒,充满向外的能量;丁火阴柔,似月光烛光,内敛昭融,柔而得其中。丙丁之火相合,寓意阴阳相济,灵气共生,万物皆宁。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业主老余夫妇在窑炉前合影


作为对振兴柴窑传统抱负极大的实践者,丙丁柴窑的业主余先生和黄女士九年前从外地回到家乡景德镇,创立 “永和宣”高端瓷器品牌。黄女士出生陶瓷世家,父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老先生,作为景德镇当代青花的标志性人物,其分水青花和半刀泥名扬海内外。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传统木结构窑房及挛窑现场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丙丁柴窑包括窑房和窑炉两部分,设计以窑炉为核心,将布局生产和参观体验分为两条平行的动线。丙丁柴窑的窑炉有160担容积,长度约为11米,烟囱高度也在11米左右。由余和柱师傅带着徒弟们在两个月内建成。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丙丁柴窑窑炉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挛窑手稿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业主老余亲自参与丙丁柴窑窑炉挛窑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拱形双曲面窑炉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历史上窑房是普通的生产车间,采用木结构解决屋顶跨度的问题,满足瓷器的生产流程。今天手工柴窑却是接近失传的技艺,负有传承历史的使命。我们希望丙丁柴窑能够成为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的圣堂,塑造令人尊敬和自豪的仪式感。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窑炉 摄影:董素宏


丙丁柴窑空间仪式感的创造以窑炉为核心,窑房采用与窑炉砖拱结构类似的混凝土拱作为空间母题,强化以窑炉为中心的东西轴向对称序列。顶面光带、墙面条窗、地面竖缝均指向窑炉中轴。细长的天光自屋顶中央洒落,随时间在窑炉表面移动。由内及外浮光掠影,炉火星空天人合一。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窑房采用与窑炉砖拱结构类似的混凝土拱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细长天光随时间在窑炉表面移动


窑房的功能分区按照生产流程、参观体验两条动线布局。生产动线集中在底层,包括窑炉前平台区及楼梯两侧的台阶,主要在满窑、烧窑及开窑期间使用,可以在此上釉、装匣、满窑、堆松材、点火、开窑等。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满窑前的装匣 摄影:姚力


底层两侧靠外窗的房间为上釉、装匣、磨把、匣钵和瓷器储藏等日常工作区域。满窑、烧窑和开窑时会有30多位窑工在现场工作,夜以继日。窑炉背后是他们的临时生活辅助空间,包括卧室和卫生间淋浴盥洗间等,方便工间休息。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窑房内部空间 摄影:董素宏


二层参观流线以窑炉为中心绕建筑一圈,通过拱顶的空间指引,从不同角度体会建筑和窑炉生动的空间关系,突出窑炉充满仪式感的核心地位。动线的最后一段正对窑炉中轴线的楼梯,访客向上到达休息厅,可以在中轴线上俯瞰整个丙丁柴窑,窑房与窑炉浑然一体,砖拱与混凝土拱交相辉映。建筑空间为点火和开窑仪式设计了充满仪式感的场所,在这里窑工们对自己的工作有自豪感,参观体验者对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充满敬畏。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一层工作空间 摄影:董素宏


丙丁柴窑清水混凝土的窑房是窑炉的庇护,也是窑炉空间的延伸。老余在考察完混凝土模板厂家以后提出要造一栋独一无二的混凝土建筑,按照他的说法是要“超过安藤忠雄”的混凝土建筑。最终这座面积1800平方米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没有使用一颗穿墙螺栓,而是在混凝土墙外侧通过钢结构支撑模板。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大水窑点火仪式 摄影:姚力


2018年5月25日同济大学李翔宁教授策展的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在威尼斯军械库拉开帷幕。“我们的乡村”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丙丁柴窑作为六个展览主题之一“业”板块的代表性作品,在中国馆主入口正对面,表达我们对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的敬畏。

在前程这个优美宁静的丘陵山村,老余夫妇和地方政府希望借助柴窑的复兴,带来更多对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关心关注,带来乡村技艺传承和经济发展新的契机。在中国文化里,瓷器不仅被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感悟生活的重要容器。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丙丁柴窑立面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立面局部


微信图片_20190313165615.jpg


△ 建筑夜景 摄影:董素宏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景德镇丙丁柴窑

项目地点:江西景德镇

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设计/建成时间:2017年/2018年

设计单位: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施工图合作单位: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

主持建筑师:张雷

设计团队:张学

项目摄影:姚力、董素宏

文章源于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内容仅作为交流学习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智汀国际

分享